今年以来,旬阳县纪委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主力军作用,创新方式方法,聚焦主责主业,落实监督责任,强化执纪问责,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实现追赶超越、建设陕西强县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创新阵地建设,“三化”协同推进,执纪审查“量变”的同时更加注重“质变”。坚持以“三化”建设为抓手,夯实筑牢基层基础工作。结合“三转”,退出参与的112个议事协调机构,增设1个案件监督管理室、2个纪检监察室,配齐21个镇专职纪委书记、纪委副书记、纪委委员和纪检专干。8个派驻纪检组与县纪委监察局机关集中办公、统一管理。通过外出培训、“以案代训”、联合办案、跟班学习等方式强化业务技能培训提高,打造“专职专业专用”的纪检干部队伍。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设计县镇两级办案区及办公场所建设,健全突发事件安全处置预案,确保高效安全使用。制定了《旬阳县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暂行办法》,规范线索处置和执纪程序。强化质量意识,创新实行“乡案县审”制度,对镇纪委报送的案件严格把关,书面反馈审理意见。
创新“五微”宣传,持续成风化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由单向灌输变为党群双向互动。打造以微访谈、微讲坛、微电台、微电影、微综艺为主要内容的“五微廉政加油站”宣教平台,探索廉政教育新途径。今年以来,已制作微讲坛、微访谈节目11期、微电台44期、微综艺7期、微电影3部,各类节目点击量达15万次。“五微廉政加油站”推动传统宣传教育方式与新型宣传教育方式有机融合,在全县形成了“省市县级廉政教育基地+‘五微廉政加油站’+家风家训馆”的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全覆盖的党风廉政“大宣教”格局。《陕西安康旬阳县:促廉用上微电影》刊登在《人民日报》十九大专题报道栏目上。微电影《儿子的婚事》被省、市纪委展播,《盒子》被中、省、市纪委展播。
创新信访路径,拓展举报渠道,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及“三个助力”工作强势推进。在完善“信、访、电、网”四位一体举报平台基础上,创新拓展信访举报路径,在305个村设立入户公示牌,公布县镇村三级监督举报电话,实现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一键举报。出台“三个助力”问题线索有奖举报办法,对实名举报一经查实给予奖励,目前已奖励3人。建立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台账,对扶贫领域信访举报实行集中排查、集体研判,防止线索流失和随意交办。县纪委常委每月带队主动开展2次明察暗访和专项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线索。
创新监管模式,运用“互联网+”思维 ,干部精细化管理助推作风建设持久深入。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创新干部监督、管理、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干部精细化管理模式。积极探索“互联网+干部精细化管理”模式,建立了全员电子考勤、全员电子考绩、电子政务督查管理三套系统,着力解决干部日常管理难、落实监督难、绩效评价难三大难题。配套出台了《干部日常管理评价办法》《干部召回管理“回炉锻造”办法》《干部待遇与实绩挂钩办法》等精细化管理制度,充分体现了严管就是厚爱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和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