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镇 >> 正文
“五扶励志”!金坡村的崛起之路……

作者:黎小花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2-24 09:38     点击数: 次     字体:      【打印文章】

冬日的暖阳,照耀着小河镇金坡村。

党群活动室里,窗明几净,驻村工作队正在商讨2020年产业发展事宜,鲜红的党旗在空中迎风飘扬。

几年来,金坡村全体干群以时不我待、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奋力脱贫攻坚,实现了村出列户脱贫的伟大梦想。

脱贫后如何构建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金坡村驻村工作队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基础,以新民风扶贫扶志激发内生动力为重点,以建强村级党组织为中心,以稳定产业就业为保障,创新探索,靶向施策,走出了一条扶贫、扶志、扶智、扶正、扶长“五扶励志”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径。

截至2019年底,全村在册贫困户5户5人,贫困发生率为0.9%。贫困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200元增长到2018年的10600元。

一个美丽的村庄正在迅速崛起……

出实招施策“扶贫”

在逐户走访排查,综合分析致贫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户分五类”,精准诊脉,聚焦成因、靶向治疗,促使其“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

金坡村六组的刘德会,全家五口人,属于“天灾人祸”精神消沉户。镇村干部加强思想疏导、精神鼓励,同时从教育、交通条件落后等主要致贫原因入手帮扶,2017年两个孩子同时考上大学,共享受了贫困大学生补助8000元、生源地助学贷款6000元的教育扶贫政策;同年,刘德会在小河集镇郭家湾订购了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政府补助12.5万元,去年搬进了新家。通过多方帮扶,刘德会逐渐从家庭变故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脱贫致富信心更足。2018年,刘德会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在楼下的苏锦阳社区工厂上班,月收入1500元。她先后被镇村评为“孝老爱亲典范”“新民风先进模范”。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金坡村彻底改变了“种粮为糊口、养鸡换油盐”的落后状态,现在农业主导产业覆盖率达90%以上;村上成立了金顺扶贫劳务公司,富余劳动力从“年年出门找活”实现了“有组织输出”,且多为稳定高薪的技术工种。

激发内生动力“扶志”

金坡村六组的张某,是好吃懒做的典型。通过道德评议会,将其评为后进典型,并在村内红黑榜上“亮相”。村上明确专人每月入户进行思想疏导,动员他自力更生,发展产业。通过帮教转化,张某的思想逐渐有了好转,当年发展拐枣9亩,并在村级劳务公司的介绍下,张某外出浙江务工,年收入6万元;妻子在社区工厂务工,每月1500元。全家一年仅劳务收入就8万余元。“这户现在总算放心了,不仅脱了贫,致富也有了保障。”金坡村党支部书记张功利满脸的成就感。

通过开展道德评议,弘扬先进、鞭策后进。建立爱心超市积分奖励机制,坚持一月一点评、一季一兑现、一年一表彰。组建“三力联调”工作组,及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每年对“自强标兵、致富带头人、孝子孝媳孝顺家庭、诚信村民、文明家庭”进行隆重表彰,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努力营造勤劳致富、人心向善的淳朴民风。

提升脱贫技能“扶智”

家住金坡村一组的尹德建,全家5口人,2014年因家庭劳动力缺技术、致富无门路被识别为贫困户。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大女儿尹芬参加了旬阳县人社局组织的手足修复师免费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被分配到郑远元集团旬阳分店上班,月收入3000元。尹德建经村级劳务公司有组织输出至咸阳文于拆迁公司务工,年收入3万余元。同时,妻子在家种了3亩拐枣,3.5亩黄姜,养一头猪,妻子幸福地说:“多亏了党的好政策,我们现在脱贫了,收入也有保障,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在身。学到了技术,就有了挣钱的路子。2016年尹德建如期脱贫,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4663元增加到2019年底的8410元。

金坡村针对少数贫困户头脑空空、两手空空不会干的突出问题,通过产业技能培训一批、免费手足修复培训一批、创业就业培训一批、委托企业岗前培训一批、个性化需求培训一批的“五个一批”培训模式,让每个贫困户都能够掌握一技之能。累计培训170人次,全村153人实现就业,致富能力进一步增强。

服务型村级党组织引领“扶正”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我们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为了群众的一切,着力打造一流的村级服务型党组织。”张功利说。

“每户都有长中短产业,实现产业稳定增收;村级劳务公司保障每户至少有组织劳务输出1人,实现就业稳定增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收益用于兜底脱贫之后可能返贫的群众,着力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驻村工作队长魏晓龙憧憬着金坡村的未来。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实现家门口致富,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按照“稳定传统产业、发展林果业、开发旅游业”的发展思路,通过产业奖补、小额贴息贷款和互助资金等政策支持,因地制宜,长短结合,大力发展农业主导产业。金坡村将“三变改革、龙头引领”扶贫模式做实做强,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创新“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让贫困户“抱团”增收。全村种植拐枣500亩、黄姜200亩、大枇杷110亩、樱桃150亩、烤烟260亩、黄豆芝麻等经济作物200亩;养牛、羊、猪、鸡1200余头(只)。同时,27户贫困户有组织外出务工40人,年收入120万元。如今,村内大路畅通、路面宽阔、防护到位,实现了联户路通到家门口;安全饮水、生活用电、网络光纤宽带、数字网络电视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定时清运,村庄院落干净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创新带贫益贫模式“扶长”

为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金坡村坚持绿色化农业发展理念,深化“三变改革”,整合项目资源,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村内合作社,做大绿色经济,繁荣集体经济。

金坡村通过流转土地、林扒1000余亩,用于发展大枇杷、樱桃、拐枣等绿色长效产业。兴办了“支部引领、村社合一”的金坡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吸纳175户550名股民,其中贫困户53户,合作社主要以种植金瓜为主。截至目前盈利6万余元,贫困户每户分红411元。还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带贫益贫45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和园区务工等多种形式,人均年增收1200元。

家住本村二组的吴远友,家里3口人。儿子吴继照在集镇金田超市务工,吴远友和妻子闵仁莲主要在村内合作社务零工。两人仅在合作社务工年收入1.3万元,吴继照年收入1.8万元,全年家庭年总收入3万余元,还种植拐枣4亩,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如今的金坡村人人有“营生”,户户有产业。

“农村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继续努力,做到更好!”张功利看着飘扬的党旗信心满满。

遥望上空,飘扬的党旗更加鲜艳了……

文章录入:xydflzw     责任编辑:xydf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