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万平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5-12 15:43
点击数:
次
字体:小 大
【打印文章】
春暖花开时节,旬阳县石门镇的100多名镇村干部不仅有了一块“包干区”,还多了四五十户“亲戚”,他们“联组包户”走亲连心,离开“案头”走向“田头”、熟悉“户头”。
“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脚踩泥土,耳听群众声,心装群众事,每名干部挂联一个村民小组,对小组每一农户进行“包干”,察民情、解民忧、破难题、谋发展,争做群众贴心人,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为民解忧,真心换民心
秧田坝村四组村民刘清宝因患肾病多年,每月都要做透析治疗,因治病向亲朋和在信用社贷款10余万元,生活十分困难,镇党委书记、镇长胡广涛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为其解决了农村低保,自己拿出500元现金去看望。刘清宝感动地说:“现在的干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人大主席刘清章在谌家院村走访时了解到烤烟种植大户蒋道德发展60亩烤烟缺少启动资金,刘清章及时借给15000元,并多次配合村干部帮助他协调土地和技术指导。干部把群众的冷暖放心间,知民情,解民忧,自然会得到群众的信任。“经常去村里,感觉就像回自己家里一样。”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包本安说,他常常被村民的质朴打动,举手之劳的事情有时会有雪中送炭之效。在村干部“民情日记”上,薛家庄村支部书记严慧开写下了自己的心得:村里有很多独居老人因为子女在外务工得不到照顾,以后应多为在外务工者留心周边企业的招聘信息,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象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干部“包组联户”工作运行以来,一到午休时间,镇政府停车场就空旷了不少,晚上宿舍的灯光也更亮了,干部都趁着村民在家休息的时间去走访。“包组联户”让干群距离更近了,干部可以集中精力服务群众,做到了“提人知情、提情知人”。
创业是民生之源,就业是民生之本。“联组包户”给干部搭建了一个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出谋划策的平台,俯身入户接地气,绘就发展新蓝图。
破解发展难题,建设美好家园
全镇干部联组包户的80个村民小组共有3321户农户,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多次深入到各村组农户广泛开展调研,在了解民情民意的基础上,制定了以“依法行政、从严治党”为指引,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富裕新石门”为目标,大力实施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美丽村居、生态环境、社会事业“五大战略”,以创建国家生态名镇和“美丽乡村”为契机,奋力打造生态产业、生态建设、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产品“五张名片”,聚力发展烤烟、水稻、茶叶、魔芋、畜牧“五大产业”。形成以水稻、茶叶为主的现代农林两大示范园区基地,努力把我镇建成陕南绿色农业镇、生态宜居镇、山水园林镇、乡村旅游镇、农村文明镇,合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富裕的秦巴名镇和全国“美丽乡村”的发展思路,并积极组织实施。 3000亩石门贡米现代农业园区水稻育苗,马上进入大田移栽;谌家院1000亩有机茶园建设长势良好;谌家院中心集镇污水管网及路网建设正在紧张的施工中;王家坪、崔家堡移民小区建设进入尾期;3000亩山地优质烤烟大田移栽如火如荼,预计五月中旬全面结束;秧田坝、王家坪贡米园区河堤工程前期测量全面结束,马上动工实施;环境综合治理、国家级美丽乡村试点镇建设有序进行;“联组包户”工作运行模式实行三个多月以来,群众对镇重点工作支持率明显提高,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文章录入:县纪委
责任编辑: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