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脱贫攻坚 >> 正文
铜钱关战区:提振各方力量 合力攻坚克难

作者:李良银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1-22 10:56     点击数: 次     字体:      【打印文章】

铜钱关战区注重建强“四支工作队”,培育“四好脱贫户”,提振各方力量,形成合围之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针对在政策方面干部应知应会、群众应懂应讲上存在干群“两张皮”现象,一方面少数干部“不懂三农、不学政策、不会帮扶”;另一方面则是贫困户“只说党的好政策,胃口调的高,讲蛮的;多的记不住,一口讲不清,说胡话”,对实际工作形成阻力等现象,将干部的扶贫业务技能培训放在首位,充分利用周例会、干部讲习所、远程教育等有效手段,及时传达学习省、市、县相关脱贫攻坚方针政策,由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主讲业务知识,对镇内及县直包组联户干部集中培训。同时,编印脱贫攻坚应知应会政策手册下发到干部手中,随身携带,切实提高实战实力,增强扶贫工作本领。对贫困户则加大政策宣讲力度,实行入户宣讲与大会宣讲相结合,择重点顾全面,因户因人,讲清政策,使高胃口知“有”而止,从而降低了矛盾发生率,提高了政策知晓率。

作风硬,脱贫赢。该镇始终把作风建设贯穿始终,以机制创新为保障,切实解决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作风不扎实等问题。严格执行《铜钱关镇2018年度脱贫攻坚考核办法》和《铜钱关镇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镇村干部包组联户实施办法》,将脱贫攻坚与年度目标考核相挂钩。干部每月至少入户一次,按照“三看三问三解一通报”(看帮扶对象、看房屋状况、看产业发展;问经济收入,问发展之需,问“八个一批”;解政策疑虑,解实际困难,解等靠之疫;每月一通报干部入户情况的工作要求,工作上讲究“常、长”,以入户为保障,以底子清、情况明为基础,确保精准帮扶、精准施策,用真帮实联提高群众满意度。

为了解决好部分贫困户等靠要严重、甚至“我是贫困户我怕谁”、非贫困户恨贫困户等不良怪象,该镇出台了村级评先进、评后进、评干部、评党员、评积分“五评”工作办法,每季度举行一次村民大会,充分发挥村民自治,通过道德评议评出先进、后进,分别予以表彰和转化。村民对村支委会、村委会、监委会、道德评议委员会和驻村工作队、村四职干部及在家党员实行无记名测评投票,结果纳入年度考核;对全体村民按照“十星”标准评出积分,并在爱心超市兑换奖品。此举极大鼓舞了全体群众参与脱贫攻坚和村民自治的积极性,使全镇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两房、产业、基础设施”三大建设是脱贫攻坚中的三大硬仗,也是容易出现“硬伤”的地方。该镇始终紧抓不放,实行盯户盯人,夯实工作责任,实行月报制,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在打硬仗中锤炼过硬的干部队伍。

——在产业发展方面,坚持“党支部+X+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和长、中、短“三效”协调发展之路,提升市级园区3个,培育县级园区3个,建设加工、销售企业6个,短期产业抓以生猪、土鸡、白山羊为主的养殖业和以野菜、土豆、甜杆酒等为主的特色种植业;中期产业抓五味子、黄花菜、猕猴桃、魔芋等;长期产业突出抓好油用牡丹、拐枣、青竹。入秋以来,已新建油用牡丹园1000余亩,拐枣建园如火如荼。

——在两房建设方面,全镇移民搬迁任务1308户全部安置到位;危改58户已完工,入住率100%,资金全部兑付到位。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4个村7条22.3公里水泥路路基工程全面完成,5个村18处饮水工程完工15处,电网改造完成99.63公里。群众在三大硬仗中得实惠,使旧貌换新颜。

充分发挥生态绿色之镇域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合作社培育力度,按照“两降两服”(降低农户生产风险、降低企业投入风险;服务农户产业发展、服务企业发展环境和项目建设),助推企业发展。实行“企、社、户”对接,逐步确保一户一企,订单生产、保底收购,达到收入稳定,稳定脱贫。目前,新引进建成的拾金子农业有限公司、尚都绿源食品有限公司、守望农业有限公司、海楼山生态游公园、秦楚鹿苑、铜钱里酒坊等企业已流转土地、林扒3500余亩,带动贫困户300余户,还脱贫攻坚于市场引领,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着眼大扶贫、奠基大振兴,实现脱贫奔小康。

文章录入:县纪委     责任编辑: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