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柳镇3个贫困村、1157名贫困人口今年要实现脱贫目标,道阻且长。
今年3月1日的白柳战区脱贫攻坚推进会上,战区指挥长、县长陈红星给出了科学的脱贫路径: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是根本,驻村帮扶是保障,条件改善是重点,内生动力是关键。
在战区指挥长的一线指挥下,在白柳镇班子成员抓早动快、立说立行的一线奋战下,在镇村干部的合力攻坚克难下,抓住“产业扶贫”根本,把牢“精准扶贫”关键,瞄准“扶贫对象”目标,白柳战区脱贫攻坚收获丰硕。
看点一:“全面四化”铸造驻村铁军
9月28日,全县驻村工作队管理现场会在白柳战区召开。在白桑园村和陈家庵村参观点,标准化配备的餐厅厨房、干净整洁的宿舍成了大家讨论的热点,这是白柳战区给予驻村工作队员人性化保障的一部分。
今年以来,白柳战区通过专业化的团队、人性化的保障、常态化的督查、活力化的激励“全面四化”打造了一支能打胜仗的驻村铁军。
将全镇划分为6个作战分区,抽调70%的镇干部,整合“四支力量”,成立了6个专业驻村工作队,成立了9个专项作战队和3个督战队,通过专业化的团队,有效弥补了村级工作中的短板,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为6个专业工作队落实了13万元的工作经费,并积极衔接县直包联单位,解决伙食、住宿和办公条件等实际困难,通过人性化的保障,让驻村队员“沉下心、呆得住”;出台了《白柳镇脱贫攻坚作战分区专业工作队管理办法》,实行月清单、月督查、季评比、半年研判、年度考核“五步”驻村工作管理模式,通过常态化的督查,明确了各作战分区的成效、短板和工作方向;结合“月评先进、季评标兵、年评模范”评选活动、三项机制以及各类集体活动等,通过活力化的激励,使干部队伍更加有劲。
看点二:“抓早动快”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出钱帮我们盖房子,这样的好事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变成真的了!”唐家院村刘崇有感慨万分。以前他家住的是两小间土墙房,遇到刮风下雨,屋里没一块地方是干的。“现在国家政策好,帮我们贫困户盖起了新房子,我们也慢慢过上了好日子。”
今年以来,白柳战区抓早、动快、全覆盖,强力推进道路、水电、住房保障、村级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
抓早,开年第一天便召开脱贫攻坚作战部署会,制定任务清单,倒排节点计划,抢抓有效时间,及时落实项目可研、环评、招投标等前期手续办理;对于有困难的项目,白柳战区不等不靠,想方设法攻坚克难,确保了基础设施建设早安排、早部署、早启动。
动快,3月底前全面启动了年度计划项目的建设,截至目前,119户易地扶贫搬迁、141户危房改造已全部完工;72公里通村通组道路路基开挖到位,纳入年度计划项目的12公里全部开盘硬化; 3个供水工程、3个村卫生室建成使用。
全覆盖,全镇14个村(社区)的水、电、路、讯、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全覆盖,“两房”建设覆盖所有住房困难户,其中对待无能力建房的失能户,采取集中联建的方式解决住房问题。
看点三:“四分法”夯实脱贫产业基础
产业发展是贫困群众脱贫之根本。按照白柳战区指挥长陈红星提出的“四分法”产业发展模式,有效解决了产业规划“一刀切”、发展项目随波逐流、各自为战不成规模、销售困难、抵御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
贫困群众分类:根据自身条件将贫困群众分为有能户、弱能户、失能户,将项目资金重点倾斜向有能户和弱能户,对失能户实行兜底托管,因户发展脱贫产业,实现贫困群众户户有产业,年年有增收。
发展项目分层:根据发展项目收益时间长短,因地制宜,大力推进长中短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以长效产业保稳定,中、短效产业促增收,有效保障了当年增收,长期稳定,形成稳定的产业发展体系。
带动模式分级:以“合作社+”、大户带动、干部带动等带动模式,有效解决贫困群众自身资金、技术、抵御风险能力等方面不足。
管服责任分担:整合项目支持、金融服务、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各项政策资源,避免单打一、各自为战,全面解决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难题,提升发展水平。
此外,白柳战区成立了镇级农产品购销公司,保证了农产品的销售;成立1个镇级劳务服务公司,14个村级劳务服务公司,有组织的输出劳动力,加强对劳动力的管理,使贫困群众收入有保障、有印证。
截至目前,该镇贫困户发展烟草等脱贫产业3800亩、生猪养殖3000头、土鸡养殖6000只,8个贫困村“村社合一”整合完成,所有贫困户全部“参股入社”;在北京、江苏等6省市建立销售网点10个,开设农产业销售门店3个,建立白柳镇农特产品展销馆1个。通过加大农产品的推销,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看点四:“三线双向”破解志智双扶难题
白岩村的鲁某以前是村里扯皮顿筋“专业户”,负积分更是贫困户里最多的,村里对其发放了“停帮”警告书,后经过镇村包帮干部的帮教,老鲁入了合作社,积极发展起了产业,还有了稳定的收入。
“没想到我自己发展产业还能有奖励,现在家里的日用品基本上都是用积分从爱心超市兑换的。”老鲁笑呵呵的说道。
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政府和贫困群众同时发力,一方面离不开政府拉一把,另一方面则更需要自己努力。为了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白柳战区不断探索,建立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积分管理三线联动,正向激励和反向惩戒相结合的“三线双向”工作机制。
今年以来,白柳战区强化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深入推进“党支部+X+贫困户”精准脱贫模式,一批以“党建+”为基础的农村经济实体不断壮大,众多以党员为代表的优秀人才纷纷涌现;做实做细扫黑除恶、“三会两榜”以及村民自治,全面深化“三治融合”,解决了脱贫攻坚和综合治理中的诸多难题;大力推行积分制管理,建立正负清单,对应相应积分,结合爱心超市、孝德基金,对正积分达到一定分数的贫困群众进行物质与精神奖励,结合“停帮”机制,对负积分达到一定分数的贫困群众进行惩戒。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惩戒,不断促使贫困群众树立勤劳观念,体现劳动价值,真正做到扶贫先扶志,脱贫先立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