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棕溪镇红号村第一书记 孙娟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5-24 08:48
点击数:
次
字体:小 大
【打印文章】
棕溪镇红号村地处棕溪镇以北,距镇政府3公里,全村辖2个组261户1010人,党员34人。主导产业以烟草,畜牧、养殖、种植、劳务输出为主。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29户472人,其中已脱贫82户302人,在册贫困户47户170人。其中贫困户中有低保户13户42人,五保户2户2人。红号村是棕溪镇政府2018年规划的脱贫村之一。
一、选优配强支部班子。今年以来,红号村党支部按照镇党委换届要求,把作风正派,办事公道,自觉同上级党委、政府保持一致,能积极带头致富和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的年轻同志选进村支部班子。履职一月来,新班子多次召开支委会,研究印发了《2018年红号村党支部工作要点》、《红号村党支部2018年三会一课计划》、《中共旬阳县棕溪镇红号村支部委员会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实施方案》、《中共旬阳县棕溪镇红号村支部委员会关于实行党员百分制星级管理的实施办法》、《红号村党支部“主题党日”制度》,让党内基本制度在基层落地开花。召开党员大会,夏英杰同志作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解读》、孙娟同志作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之一》、梁磊同志作了《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干部》的专题党课辅导。新班子各成员用实际行动践行“四讲四有”标准,在脱贫攻坚一线让党旗飘起来、党组织牌子挂起来、党员站出来,为红号村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组织保障基础。
二、精准谋划产业发展。按照“春季三项行动”的总体布署,红号村“两房和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稳步推进,针对村上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没有龙头产业带动的现状,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经过多次研究讨论,决定中高山发展种植、养殖为主的第一产业,河边发展以小型加工厂为主的二、三产业。为此,一是注重能人大户和技术人才挖掘。村党支部书记刘胜斌同志自办豆腐加工厂,吸收贫困户3人,人均年增收3000元,拓宽了脱贫新路。二是大力发展养殖产业,推动农民增收致富。贫困户罗登齐经过培训掌握了养殖技术,去年养牛22头、羊29条,带动了一部分人大力发展养殖业,村两委也积极争资上项,争取在红号村形成产业链。三是党员李世涛同志带头成立了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把贫困户吸纳进来,利用他较为成熟的销售经验,带动贫困户搞中药村种植,现已有农户开始种植白芨等药材,期望实现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四是积极开展劳动力就业培训,组织贫困户参加修脚师培训,目前李来福妻子培训期满,已上岗就业,月薪3000多元。
三、强化基础保障体系。红号村党支部在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注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保障体系建设。2016年,筹资45万元新建了300平方米党群活动中心,筹资4万元使3G网络全覆盖,环村公路已与5年前修成,户户通电,二期饮水工程今年3月已启动。这些工程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红号村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在此基础上,全面落实国家精准扶贫的各项惠农惠民政策,教育扶贫32人,低保兜底13户42人,全村所有贫困户都参加新农合及大病保险、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享受免费体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