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脱贫攻坚 >> 正文
旬阳:亮剑为政不为助推脱贫攻坚

作者:向山地 马小龙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9-19 14:57     点击数: 次     字体:      【打印文章】

近年来,旬阳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中心工作,加大整治“为政不为”工作力度,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形成强有力的震慑,力促党风政风好转持续好转,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大的纪律保障,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该县被评为全省扶贫绩效考核优秀县区,2017年扶贫数据清洗工作在全省评比中名列前茅。

明察暗访改进工作作风。县纪委监察局与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和县考评办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深入开展治庸治懒明察暗访,每月深入一线开展不少于2次的明察暗访活动,建立工作台账,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典型问题曝光问责。各镇各单位主动作为,全面开展明察暗访工作,刀刃向内惩治“庸、懒、散”行为,推动干部作风持续向好。与此同时,制定出台《旬阳县干部召回管理办法(试行)》,对素质能力和现实表现等方面与履行岗位职责不适应、不胜任的干部,按照规定程序对其进行再教育、再锻炼、再考核,再使用,让召回干部在回炉淬火中提升综合能力。截止目前,全县21个镇、78个部门主动开展监督检查和明察暗访4914次,发现和查处庸政懒政问题321件,责任追究242个单位、568人次,其中诫勉谈话99人次,通报批评424人次,责令做出书面检查7人次,调整岗位3人次,扣发绩效奖金3人次,辞退6人、党纪政纪处分26人。

深入巡察聚焦重点领域。结合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例行巡察和“三个助力”专项巡察,直击扶贫领域突出问题,紧盯重点人、重点事和重点问题,持续深入开展巡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自2016年起,该县巡察工作聚焦扶贫领域,紧盯贯彻中省市县脱贫攻坚工作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到位和搞“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等弄虚作假问题,启动“百村巡察”,全面扫描169个贫困村,深入收集、排查、挖掘发生在扶贫领域中贪污挪用、吃拿卡要、挥霍浪费、优亲厚友等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以及在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中失职渎职等问题,按程序及时移交问题线索,从严整治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巡察工作开展以来,共反馈各镇纪委整改问题67条,累计交办扶贫领域问题线索14件,督办23件次。2017年,“三个助力”专项巡察已覆盖21个镇和16个重点部门,巡察发现并移交镇和部门整改问题102件,其中扶贫脱贫领域问题43件。发现涉嫌违纪违规问题线索31件,其中扶贫领域问题线索27件。

通报曝光形成强力震慑。对扶贫领域典型违纪违法案件,及时通过文件、网络、电视、微信公众号等予以通报曝光,达到查处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同时,对发现和查处的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进行集中梳理,总结规律特点,以案示警、以案明纪。截止目前,全县共通报曝光庸政懒政典型案例12批68件次、点名曝光31个单位、127人;发现和查处扶贫领域工作责任不落实、不作为、慢作为等突出问题,通报批评8个单位,对工作不力的10名党员干部实施问责处理。2017年1-8月份,县纪委共通报扶贫领域违纪典型案例5期13件22人,镇纪委累计通报扶贫领域典型案例27期29件48人,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作用。

执纪审查从严监督问责。“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针对全县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格执纪审查,强化监督问责,并实行“一案双查”,既擒“硕鼠”、查处当事人违纪行为,还打“懒猫”,追究典型问题背后相关责任。2016年以来立案查处扶贫领域违纪案件161件,其中2017年1-8月,全县处置扶贫领域问题线索163件,立案91件,处理141人,给予党政纪处分62人。强化对公职人员履职、作风等方面的监督问责,管好“微权力”、惩治“微腐败”,近两年来,共查处扶贫领域公职人员违纪问题32件,处分36人,其中科级领导13人。2016年11月,县纪委对铜钱关镇脱贫攻坚工作重视不够、工作推进缓慢等问题予以全县通报批评,并给予镇党委书记、镇长等4名领导干部党纪处分,县委组织部对原镇党委书记和镇长予以免职调离处理。

文章录入:县纪委     责任编辑: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