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高菊
来源:旬阳市委统战部
发布时间:2023-12-22 15:29
点击数:
次
字体:小 大
【打印文章】
总有人说我们当代年轻人没有老一代人能吃苦,但我们依旧觉得自己在负重前行,从前的“旧苦”和现在的“新苦”有什么区别呢?所谓“旧苦”就是面对饥寒交迫乃至高强度重压;所谓“新苦”是在新时代的条件下的苦,指精神意志上的苦,是我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需要长久的努力、强大的意志力,在实现目标或取得成绩之前没有赞美认同甚至会有无视和嘲笑,这是一个孤独而艰难成长的过程。
吃苦的意义在哪里?人有外在的追求,也有内在的追求,与其追寻为什么要如此辛苦,倒不如去寻找其中的快乐体验,体会自我价值的实现。正如当我们破解难题,完成既定目标任务时,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当我们披荆斩棘,一次次挑战攻克难关成功时,陡然发现自己竟已羽翼丰满,这就是吃苦带给我们的价值。
付出了没有成功,是否白吃苦?人一生的路上,成功的体验总是很短暂,失败的体验却几乎是日常。我们每天都在体验失败,失败和不如意已然成为常态,常态很苦但我们必须吃,只有学会了面对失败,在失败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我们才有更大可能获得力量成长,保持从容镇定,很苦的体验却让我们面对人生更加从容,为下一次成功积蓄更大的力量。
如何变被动吃苦为主动体会?吃苦不是一味给自己施压,所以不要让自己陷入焦虑的漩涡。人生路漫漫,这是一场持久战,比拼的是耐力而不是爆发力,面对压力,懂得取舍,学会平衡。精简一些低效的工作,拒绝一些无谓的内耗,特别是以牺牲健康、透支身体为代价的消耗,才能把有限的精力资源配置到最具获得感的任务中,才能最有积极性去完成。
吃苦不是蒙着眼睛一条道走到黑,聪明的吃苦需要在行进中认识自己,调整适合自己的道路,通过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抗压力,勤于总结,善于思考,让每一段人生经历所吃的苦,慢慢补齐我们性格和能力中的缺陷和短板,从而塑造更好的自己。希望所有的年轻干部都能勇于面对常态的“新苦”、学会吃“新苦”,在“新苦”中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