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政时评 >> 本级网评 >> 正文
基层干部要学会为自己减负

作者:成涛      来源:旬阳市段家河镇     发布时间:2025-05-08 18:07     点击数: 次     字体:      【打印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各级要持续开展为基层松绑减负。但真正能够让基层减负减到实处、根本转变,还需要基层干部自身卸下“重包袱”,为自己做好“减”法。

减掉政绩上的包袱。基层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其角色与使命尤为重要。当前部分由于部分基层干部政绩观存在错位、责任心缺失,注重唯虚不唯实、重显绩不重潜绩,只想在领导面前“求关注”,而不是多为群众谋福祉,导致思想“跑偏”,行动“走样”,成效“打折”。对此要彻底消除错误的政绩观,一方面基层干部要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另一方面基层干部还要勤于思考,勇于创新,面对新时代的新任务、新挑战,不能墨守成规,而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势,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减掉生活上的包袱。基层干部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和事业的兴衰成败,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近年来,由于部分基层干部规矩意识不强、兴趣爱好不良、社交关系不纯,基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数量成上升趋势。对此要对纪律规矩保持敬畏之心,要注重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在小事小节上不放纵、不逾矩,处理好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情与法、亲与清、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得与失的关系,构建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生活圈,争当工作上的“行动派”与“实干家”。

减掉工作上的包袱。自基层减负工作实施以来,基层干部能够切实感受到从“指尖负担”到精文减会、从定期督查考核到精简考核形式等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实效。但部分基层干部存在“工作不安排可以不用干、工作不考核可以打折扣”等应付现象,长期以往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对此要让基层干部深刻意识到减负不是减责任,而是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为民服务上,要督促干部甩掉依赖心,提高主动性,认真谋划工作,更要敢于试错、大胆尝试,在错误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增本领、强实干、建新功,以高质量工作成效提升工作效率,切实实现基层减负、群众增温。

文章录入:xydflzw     责任编辑:xydflzw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