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博琳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8-31 10:45
点击数:
次
字体:小 大
【打印文章】
喜事何必大排场,新风拂面更舒畅。八月的关口镇,处处洋溢着金榜题名的喜悦。
在江北村党群服务中心,三名准大学生收到一份特殊的“升学礼”:《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梁家河》、《论语》、《平凡的世界》、《傅雷家书》、《目送》等青少年读物。村支部书记刘荣志勉励学生们在大学期间要收获更多的知识,提升自己,报效社会,责任在肩,任道道远,并送上“学子寒窗苦,半世父母恩,吃得学涯苦,方为人中人”的祝福。
关口镇今年共有50位学生考入大学。为践行新民风,弘扬文明节俭的优良传统,培育健康向上、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各村不约而同的开展特色简约的集体升学礼向铺张浪费的“升学宴”、“谢师宴”说再见,莘莘学子们与家长怀着喜悦的心情欢聚一堂,签订《弘扬新民风拒绝升学宴承诺书》。
张岭村的升学礼仪式从宣读大学录取通知书开始,联村领导在仪式上对学生家长弘扬新民风、拒绝升学宴的行为表示肯定和赞扬,并建议家长带头创建乡风文明、带头发展主导产业、带头支持各项工作,希望学生继续做好知识的学习员、做好家乡的宣传员、做好社会正能量的示范员。
在蒿塔、宋坪、铺沟、薛庄、大庙、西坡关坪等村,不仅为准大学生举办了集体升学礼,还为他们每人准备了一个崭新的行李箱。张先文、郭昌寿、薛正德等社会爱心人士也纷纷慷慨解囊,参与到捐资助学中来。
“既铺张浪费,又滋长了送礼风,这样的升学宴,我们坚决不办。”在即将迈入大学校园的张佩带头倡议不办升学宴,不收升学礼。
“这样办集体升学礼太有纪念意义了,不仅减轻了我们家庭负担,还遏制了盲目攀比的现象,原来的人情味也回来了。”学生谢贵垚的母亲郭振玲虽因工作没有参加上升学礼,但她还是通过朋友圈赞扬了这种文明节俭的方式。
文章录入:县纪委
责任编辑: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