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脱贫攻坚 >> 正文
石门镇:谌家院社区“五园建设”撑起产业发展的半边天

作者:谌德军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1-26 14:31     点击数: 次     字体:      【打印文章】

“硬件建设是基础,产业发展是关键,脱贫信心不能丢,要千方百计使贫困户增收,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让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在家门口有事干,能增收”。 谌家院分战区责任指挥长刘得意说。

旬阳县石门镇谌家院社区是该镇六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如何使这些贫困户在脱贫后有稳定收入,谌家院分战区按照因地制宜,采取“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利用荒山荒坡地脚田边,优化产业布局,创新工作机制,选准项目抓特色,规模发展,集中连片,在联村单位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地域资源条件实行一组一品,凸显产业特色,根据社区的土地条件,在社区一组人口密集地区大力发展莲菜园养鱼模式30亩;一组、七组沙性土壤适合油用牡丹生长,在这两个组发展油用牡丹485亩;二组、三组、八组、九组系坡地黄土适合拐枣生长,在这4个组发展拐枣1115亩;在社区四组发展核桃220亩;五组、六组、地势海拔较高沙性土壤适合茶叶生长,发展富硒茶园445亩。

“以前家里土地只知道种玉米,小麦,油菜,遇到灾害年景,有时颗粒无收,现在好了,政府号召种植油用牡丹,旱涝保丰收,今年我10亩地油用牡丹,增收5000元,比种植传统粮食多收入2000多元呢。以后每年都有稳定收入”。正在地里摘油用牡丹籽贫困户储春旺如数家珍地说。

家住六组的贫困户崔世勤饶有兴趣地说:“我栽植了8亩茶园,经过四年的除草上肥,如今都能摘茶叶了,社区还给我报了退耕还林,政府对贫困户发展产业还有产业奖补,真是一举三得啊,我脱贫后收入有保障了” 。像崔世勤这样的贫困户谌家院社区还不在少数,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58户,除开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其余户户有产业,家家有增收门路,实现长中短产业相结合,解决贫困户长期增收问题,确保贫困户产业发展全员覆盖,确保产业有人种有人管。

正如该社区驻村工作队长市财政国库支付局局长杨政成说:“群众发展产业积极性这么高,我们帮扶工作队更应该从人力物力给予大力支持”。

据悉,该社区已经累计建园2500余亩,社区“五园建设” 实现全覆盖,以贫困户带动非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了“山上栽上摇钱树,集镇建成旅游村”,使社区真正成为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文章录入:县纪委     责任编辑: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