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脱贫攻坚 >> 正文
关口战区:扶志技能培训,富了“脑袋”鼓了“口袋”

作者:宋博琳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1-28 15:48     点击数: 次     字体:      【打印文章】

近年来,关口战区围绕脱贫退出总目标,聚焦扶贫扶志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各类产业技能培训,切实贫困群众就业创业、发展产业能力。并向参训群众颁发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积极组织参加本地和省内外用工企业进行现场招聘,通过就近就地或者向县外、省外进行劳务输出,帮助贫困户就业。

瞄准培训对象“精准滴灌”

先从摸清底数入手,准确掌握贫困人口的培训意愿,针对贫困户的需求,分类分批组织贫困户参加各项技能培训。在具体运行中,整合资源,规范培训流程,创新培训模式。

经过多方调研后,采取联合资深技校办学形式,鼓励广大群众参加种养殖、手足修复师、烹饪、创业技能等免费实训班对有劳动能力和培训需求的贫困户分类进行订单式劳务培训,让贫困户“零成本”学技术。

“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把当地的群众组织起来,通过实用技术培训,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产量,让农民不再靠天过日子,发展产业不再“心慌”,靠技能致富。”关坪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学森在组织多次贫困户培训班后发出感慨。

据了解,关口镇贫困人口集中培训工作于2018年5月开始,培训对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贫困人口,重点以16岁至60岁具有劳动力人口为主,全镇有60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了培训,培训后转移就业创业和实现产业增收率达99.3%。

创新培训方式“多轮驱动”

关口战区采用集中与分散、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引导贫困户提升技术,实现增产增收,力求使贫困户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培训结束后,组织职业技能鉴定,对考试合格者发放国家劳动部门认可的技能证书并推荐就业,以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据了解,截至2018年11月10日,全镇共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岗前培训598人次。

“专家面对面的教,对我们来说效果最好。通过黄花和白芨管理培训,现场专家的示范以及答疑解惑,不仅使自己掌握了种植技术要领,还了解了市场行情,避免了粗采粗制带来的低效益。”这是关口镇蒿塔村贫困户吉品社参训后的心声。

大庙村三组李尚娥是一名家庭妇女,有几个拿手的家常菜,听说镇上要在村委会开办烹饪培训班的消息后,就赶紧报了名。几天下来她的烹饪技术进步很快,经过近40天的“看、听、做”全方位学习,基本的餐饮接待已不成问题。他同邻居商量,借着关大旅游路的建设东风,准备在村里开一家风味独特的农家乐,圆自己的创业梦。

村民张成爱、雷明手足修复技能培训合格后,作为优秀学员,当场与郑远元西安分公司签订就业合同,现在成了公司的招牌技师,实现月薪近万元。

劳务扶贫公司满足服务需求

11月20 日,在关口镇劳务扶贫公司与用工企业对接洽谈会上,七个贫困村的劳务扶贫公司与各个用工企业共成功签订56份用工框架协议书。逐步实现全镇所有村(社区)“全覆盖”,为就业的劳动力提供便捷、准确、安全的就业信息和后期跟踪服务,推进就业服务全覆盖、均等化,更好地满足农村农民就业创业服务需求,关坪社区一组贫困户田明辉拿到砌砖、抹墙等技术的培训证书后,自信满满的说:“我是家里重要劳力,出门打工的话,屋里大小就没人照看,现在好了,农闲时。就能在镇上,县上建筑工地打工,说不定将来自己还能当个小工头呢!”

与此同时,关口战区健全“技能培训-精准输出-指导服务”机制,全面检验技能培训效果。坚持市场导向,主动加强与本地、外地用工单位对接,努力实现培训对象稳定就业、精准脱贫,目前,全镇已有191名贫困劳动力与用工企业完成了求职意向对接。

文章录入:县纪委     责任编辑: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