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季节,甘溪秋色旖旎。
桂花树村油牡丹扎根在棕黄的土地。施家坡生态养殖基地2万尾鱼在绿水中游弋。十字岭金丝皇菊倒数着距离绽放的日期。
此时甘溪战区的脱贫攻坚,也以决战决胜之势进入了倒计时。
以“五个一”为重点,决战脱贫争分夺秒
2018年,甘溪战区计划脱贫刘家院、梯岩、唐坡三个村,共计319户1064人。在脱贫攻坚秋季会战之际,甘溪抢抓时间,确保年度目标高质量完成。
10月8日上午,旬阳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暨脱贫攻坚指挥部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当前脱贫攻坚工作。
10月8日晚,甘溪战区立即召开战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研判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形势,战区指挥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邹伟要求,要正视隐忧,坚定信心;坚持底线,深化内涵;抢抓时间,夯实责任;切实做好干部包村包组包户工作,忙而不乱推进工作落实,确保高质量脱贫退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10月9日,甘溪镇党委书记深入刘家院、梯岩等村,按照脱贫攻坚新要求,以脱贫退出为主线,突出质量提升为核心,一线指导。
10月10日至20日,镇上全体包户干部,根据全县当前六项重点工作,以入户宣传一次政策、协助一次家居环境整治、亲切交流一次感情等“五个一”为主要内容,逐村逐户开展综合研判,对标补短板,提升脱贫质量。
......
甘溪战区脱贫决战全力以赴、争分夺秒。
如何实现安居乐业,做到心中有“数”
在近期研判中,甘溪战区3个当年脱贫村贫困发生率均在控制范围之内;退出村中脱贫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占比比重均高于上年平均水平;3个村集体经济或合作社,带动贫困户124户255人,互助资金协会带动贫困户96户,3个当年脱贫村已完成通村水泥路、安全饮水,电力入户,标准化卫生室建设等达标认证工作。
这些成效的取得源于甘溪战区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做到心中有“数”。
在施家坡村陕南移民安置点,20余户贫困家庭不仅住上了安全房,最近还在家门口30余亩大蒜种植基地闹起了“副业”。
“年龄大了出不去,在门跟前有活干方便。”
“这个季节栽种、冬季帮忙割蒜苗、明年春天剥蒜薹,最后挖大蒜,也算‘铁饭碗’了......”
“我干这几天了,累计能到爱心超市兑换个‘大件’了吧?”
干活的人都有各自的盘算,乐呵呵的。
今年甘溪镇160余户贫困家庭易地搬迁住上了新房,65户危房改造完成,实现了“安居”。如何乐业,甘溪镇一直不遗余力。
一方面,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在油用牡丹、拐枣长效产业基础上,栽种了500亩桑树,软籽石榴、大樱桃等特色林果超过3500亩,金丝皇菊达到1120亩,7000亩烟草预计实现税收380万元。实施清风源生态农业公园等园区提升项目3个。产业发展累计带动贫困户347户1143人、非贫困户95户306人,基本实现户户有产业支撑、家家有收入保障。
另一方面,提升贫困人口技能,实现转移就业。今年5月份开始,陆续在甘溪社区、刘家院、梯岩、唐坡等村开展以家政、创业、产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目前,在已举办的9场培训中,近300人拿到烹饪、手足修复结业证书,228人实现转移就业,50余人通过公益性岗位就业。同时,1家社区工厂、1家业扶贫基地的培育培训,增加了更多就业渠道。
持续推动“正兴美”星级管理,提升脱贫质量
10月8日,十字岭村40户“五美庭院”、24户最美家庭受到表彰,甘溪镇“正家风、兴家业、美家园”活动,风靡在村村落落、家家户户,形成了独特的“甘溪符号”,也受到外界好评。
8月22日,《安康脱贫攻坚简报》刊发的《旬阳县推行“正兴美”星级管理工作机制》中介绍道:旬阳县甘溪镇将“正家风、兴家业、美家园”工作机制,以“评星、定级、亮榜”的形式,通过亮化考核体系,建立可操作性的管理机制,实践探索出将深化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路径。
今年甘溪镇以“正兴美”评星定级为基础,将“志智双扶”与爱心超市结合,按照“产业增收、安全住房、义务教育、合作医疗、水电达标、诚、孝、俭、勤、和、园、林、技、社、股、建、改、拆、亮、净”20项具体指标,每季度对贫困户进行星级评定,实行积分免费兑换爱心超市物品,已有375人兑换物品412件,道德评议中评选正面典型47人,反面典型16人。
目前,甘溪全体联村包组包户干部围绕脱贫退出五条标准及新增指标,在“两业”全覆盖中,扎实开展秋季产业建园,以村为单位成立劳务输出公司,按照有派遣协议、有单位支撑、有收入证明、有影像资料的“四有”标准,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就业渠道,确保脱贫质量,建设更美好兴旺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