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远明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0-24 15:11
点击数:
次
字体:小 大
【打印文章】
攻坚号令催人进,十月战事分外忙。
秋的艳阳,普照万物,温暖民心。在秋色宜人、硕果盈枝的绚丽季节,双河镇脱贫攻坚工作,依然是当下最动听的音符和最感人的画面。
落实:不让一人掉队
当竹园村的王礼贵拿到安置点住房钥匙的那一刻,他自己心里踏实了,村上干部和包户干部心里也踏实了。
是啊,这个有4个人口的贫困家庭,住的地方偏远不便,人又老实巴交,生活窘迫,靠自己无力改变现状,是全村贫困户中比较“难缠”的“硬骨头”。
包户干部几次苦口婆心,第一书记也多番费心费力,可王礼贵这个“犟牛”总认为有几间土墙房能将就着住,搬家又难淘神难费力,生活环境还不习惯,且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钱交自筹资金,搬迁的事一直落实不了。
“今年全村要实现脱贫摘帽,每一户的住房问题都要解决,对王礼贵这一户我们也是采取特殊办法,让代建企业先垫付了1万元的自筹款,现在正想办法帮他装修,尽快入住。王礼贵有劳动能力,下一步我们安排他到合作社里去务工,只要稳定就业了脱贫不是问题。”村支部书记在介绍情况时已把装修入住的对策想好了。
安全住房、增收产业、基础设施、电力饮水、教育医疗......一项项硬指标,一份份作战令,没有丝毫余地,没有半点回旋,都必须逐一落实,销号解决,这是脱贫退出硬要求,也是扶贫工作真内涵。
研判:只为对标精准
“吴元喜这一户虽然住房解决了,产业也有增收项目,但家中有1人正在患大病未治愈,实际上他一年的支出费用要大于收入,我认为这一户暂不能脱贫,还要慎重研究。”在平河村的脱贫退出研判会上,村支书刚介绍完这一户的情况,联村领导就阐明了意见。
逐户分析,逐项对标,逐人解释,逐条研判。从脱贫程序启动伊始,全镇19个作战分区就把精准研判作为提升脱贫质量的首要条件,反复会议研判、商议沟通、入户核查、评议评定,不厌其烦的对照对比,核心就是一个目的:要让所有脱贫户脱的放心、安心。
“57标准看似简单,但每户的客观实际不同,要把握准确必须吃透政策,学好业务,严格对标,谨慎把关。如果哪一项政策没有落实或者有水分,都会成为错退、漏退问题,只有工作实了,研判准了,我们的脱贫质量才有保证。”镇党委书记在每个村巡回督导时都频频告诫。
承诺:我要光荣脱贫
“从去年到今年,谢家村硬化了通村路、连户路,安装了路灯,从水洞沟拉回了自来水,还成立了互助资金协会,引导我们发展产业。特别是我们集中安置的30户,分别才花5千、7千、1万多就住上了崭新的小洋楼,作为一个老农民,能有今天的生活,全靠国家的扶贫政策和领导的关心帮助,饮水思源,我们要传承中华美德,做一个懂得感恩有良心的人。今天我也正式宣布,我达到了脱贫标准,申请退出贫困户。”
在谢家村脱贫退出承诺大会上,60多岁的陈世延,用略显激动而又发自内心的表白,向大家表述心声。
从精准施策到真情帮扶,从查摆问题到销号解决,从智志双扶到自愿脱贫,全镇计划2018年退出的684户2613人,在脱贫退出这个主旋律下,有了脱贫底气,有了致富志气。
看,那崭新的房屋,绵延的产业,忙碌的身影,自信的笑脸,不正是这个时节最美丽的底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