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政时评 >> 本级网评 >> 正文
追根信仰之源 重温真理味道

作者:夏雅平      来源:党风政风监督室     发布时间:2023-05-15 09:52     点击数: 次     字体:      【打印文章】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回首14年来的工作生涯,我从一名怀揣梦想的“大学生村官”到一名扎根基层的“选调生”,再从一名传递民生温暖的“民政人”到一名纪检监察战线的“新兵”,四季轮回之间,角色转换之间,细数过往,我收获了诸多成长与感悟。特别是在这一年来的纪检监察工作生涯中,更是让我深深领悟到掌握知识、积累经验、锤炼本领、获得成长的意义。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纪检监察工作的认真与细致、责任与担当;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党风政风监督工作极强的政策性、综合性和协调性;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战友们”的艰辛与不易,时常加班加点,与日月星辰为伴;在这里,我更感受到了自参加工作以来从没有过的压力,有时难免会有不解和困惑,甚至还有一丝的抗拒。每当此时,我就会想起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的一句话,“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

今天,我就想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个和《共产党宣言》有关的党史故事,一同追根信仰之源,重温真理味道。

相信很多人都读过《共产党宣言》,但是,多数人却并不知道,它的第一个中译本是在浙江一个小山村里诞生的。这个故事发生在1920年的春天,当时马克思主义已经开始在中国传播了,人们迫切地需要有中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因为马克思的著作大多数都是德文版、英文版、日文版,中文版很少,特别是《共产党宣言》。

当时,上海有一个进步刊物,叫做《星期评论》,就约请陈望道来翻译中文版的《共产党宣言》。那么为什么要约请陈望道呢?这是有缘由的,陈望道1915年就到日本留学,他先后在早稻田大学、东洋大学、中央大学求学,他的中文、英文、日文功底非常深厚。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陈望道回国投身爱国运动,并应聘到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当国文教员。1920年3月,陈望道带领学生发起国文教育改革和新文化运动,遭到当局镇压,这就是轰动全国的“一师风潮”。正当此时,他收到了《星期评论》的邀约,原本就憧憬社会主义、敬仰马克思主义的陈望道毅然应允承担重任。

为了专心致志完成好《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陈望道离开浙江一师回到了家乡义乌分水塘村,为避免打扰,他躲在老屋附近一间僻静的柴屋,端来两条长板凳,上面横放着一块铺板当作书桌,在泥地上铺上几捆稻草当作凳子。入夜后,点上一盏油灯,借着昏暗的灯光,埋头翻译。当时的工作条件十分艰苦,柴屋因经年失修破陋不堪。尤其到了晚上,春寒料峭,刺骨的寒风透过四壁墙向他袭来,常常使他冻得手足发麻。但他只是凭借一本英文版和一本日文版的《共产党宣言》,柴屋里简单的用具,以及母亲给他送来的每日三餐,夜以继日,孜孜不倦。

讲到这里,我想大家可能会想起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母亲让他吃粽子蘸红糖水,但他因为专注于翻译,把墨水错当红糖水的故事。这也让“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句话流传至今。

《共产党宣言》是一本短短不到两万字的小册子,而陈望道却花费了五倍于平时的时间来翻译。他一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边字斟句酌地翻译,反复推敲,克服种种困难,用一个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忠诚和激情,在1920年4月完成了《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给当时在苦难中寻求光明的中国人带来了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为我们的建党伟业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当年8月,首个《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并被发往位于全国各地的党的早期组织。译本出版不到一年,中国共产党就在上海诞生了!

在人类历史上,有的思想如同流星般一闪即逝,而有的思想却像恒星一样熠熠生辉。175年来,历史见证了伴随《共产党宣言》而来的思想变革和实践飞跃,见证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崭新世界观的公开问世,见证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见证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也见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作为一名即将迈入四十不惑的80后,从年龄的层面看,我这个青年干部好像已经不年轻了,在往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我可能仍然无法避免疑惑、彷徨、失落的困扰,但是,那又如何?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今天,我想对自己说,也想对大家说:趁年轻,去多钻研几本经典著作,把《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不断修炼自我,增强担当本领。趁年轻,立足岗位、立足自身、立足长远,守望真理之光,永葆奋进之志,让青春拥有无限可能。趁年轻,勇敢对“躺平”说不,充满活力,坦然面对,坚守纯洁理想,带着热情和勇气,年轻活着。任时光荏苒,愿青春不散;任流年飞逝,望初心不改;任岁月蹉跎,期流年不殇。

文章录入:xydflzw     责任编辑:xydf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