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方
来源:旬阳市城关镇
发布时间:2023-09-11 10:19
点击数:
次
字体:小 大
【打印文章】
2023年第13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文章强调,年轻干部要成为栋梁之才,既要德配其位,也要才配其位。身处伟大时代,如何成为可堪大任的“硬核”年轻干部?我认为,补足“钙锌铁”三种微量元素是关键。
补足精神之“钙”,锻造忠诚“硬核”。钙元素是人体骨骼的重要成分,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中国共产党无数次从艰难险阻中脱颖而出,在绝境中浴火重生,靠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年轻干部要拧紧思想“总开关”,接过时代“接力棒”,多吸“理论之氧”,常补“精神之钙”,牢记“政治使命”,时刻反躬自省,挺直“精神脊梁”,拒绝思想上“打盹”、精神上“走神”,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做好对党忠诚的“举旗人”“护旗手”。
补足成长之“锌”,锻造实干“硬核”。锌元素是增强人体新陈代谢、肌体活力的重要微量元素,身体上缺“锌”,就容易“躺平”。干部干部,干字当头;公仆公仆,公字为本。有“我不能躺下,躺下就起不来了”的林俊德,“不能歇,我还要搞建设”的黄大发,“干革命要干到脚直眼闭”的杨善洲……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意义。实干是青春最绚丽的底色。年轻干部要苦练过硬本领,让脚底沾满“泥土味”,让身上浸满“汗水味”,晒晒“健康黑”、闻闻“稻花香”,接近群众的“柴米油盐”,尝尝百姓的“酸甜苦辣”,愿意接“烫手山芋”,善于当“热锅上的蚂蚁”,敢闯入未曾涉足的“盲区”,敢打破有碍发展的“禁区”,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补足思想之“铁”,锻造干净“硬核”。铁元素在人体中具有造血功能,供血不足,则头脑不清。思想上缺“铁”,容易“乱花渐欲迷人眼”。“公生明,廉生威”。春秋时期,宋国的子罕以“不贪”为宝;西晋大臣胡质以“清廉而畏人知”留下千古美名;诸葛亮在上呈《自表后主》中,公开自己的家庭财产;清代的张伯行力禁馈送,以为馈送之礼皆为民膏民脂、不义之财......“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年轻干部要经常性的拿起法律法规“正衣镜”审视自己,常扫“思想灰尘”、常听“逆耳之言”,治疾患于“未”,断诱惑于“始”,不为私利所动,不为浮名所累,不为积习所弊,练就一身“铮铮铁骨”和“硬功夫”,做到心中有责、心中有畏、心中有戒。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斯是公仆,忧乐为民。年轻干部作为与群众手拉手、心连心奋起追梦的主体力量,要以百姓心为心,常做“政治体检”,补足精神之“钙”、成长之“锌”、思想之“铁”,去芜存菁,百锻成钢,展现“硬核”担当,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