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政时评 >> 本级网评 >> 正文
唱好“实”字歌  让干事在“调”上

作者:李方      来源:旬阳市城关镇     发布时间:2023-09-01 10:12     点击数: 次     字体:      【打印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胸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聚焦问题、知难而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身逢伟大盛世,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用滚烫初心、赤诚真心、坚毅恒心,唱好“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之歌,踏响“真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步调,用实际行动谱写不负党、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人生华章。

唱好“实事求是”歌,以“沾泥土带露水”的俯身之姿,踏响“真干事”的“为民步调”。“实事求是”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回望党的百年历史,正是由于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之“的”,我们才成功走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成功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员干部要找准“为民坐标”,坚持眼睛向下,多看“柴米油盐”,练就发现问题的“眼力”,增强社情、民情的观察力、辨别力、判断力,强化预见性。坚持脚步向下,多进“寻常人家”,让脚底沾满“泥土味”,身上浸满“汗水味”,进好“百家门”、行好“万里路”,晒晒“健康黑”、闻闻“稻花香”,多交几个“农村朋友”,多结几门“农村亲戚”。坚持耳朵向下,多听“家常里短”,与百姓同围一张桌、同坐一条凳、同喝一壶茶,在“土话”中了解群众的困点、堵点、难点,在民音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金点子”“好药方”,踏响“为民步调”。

唱好“真抓实干”歌,以“补短板提能力”的进取之姿,踏响“能干事”的“奋斗步调”。“真抓实干”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障。时下,部分党员干部错把“面子”当幸福,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工作脱离实际,百姓怨声载道。“踩点式”的走马观花,“盆景式”的只看不问,“报喜式”的探访政绩,“脱节式”的回避落实,皆是工作“虚浮症”的表现。“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空喊”“空谈”不可取,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党员干部要坚持“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矛盾上多问“为什么”、多想“怎么办”,把“我不行”变为“我能行”,补齐短板弱项。要有“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多些“真抓实干”,少些“光说不练”,多谋民生福祉,少谋个人“政绩”,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敢于啃“最硬的骨头”,敢于解“最难的题”,把“该我干”转换成“我该干”,集中精力谋发展,“真金白银”惠民生,踏响“奋斗步调”。

唱好“务求实效”歌,以“抓落实出成效”的务实之姿,踏响“干成事”的“制胜步调”。“务求实效”是一切工作的最终目标。回溯既往,河南林县人民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叩石垦壤、挖山不止,以10年之功在巍巍太行的崇山峻岭中开辟出一条“人工天河”;塞罕坝人在“飞鸟无栖树”的荒漠上建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背后是几代拓荒者的披荆斩棘;北斗全球组网,离不开科研团队数十载的接力攻关.......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党员干部要多以“创造性思维”“求解性思维”开展工作,多些“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守,少一些“一个师公一道法”的浮躁,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步紧着一步做,一茬接着一茬干,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撸起袖子加油干,从“有没有”“做没做”向“好不好”“优不优”转变,不断提升工作质效,踏响“制胜步调”。

文章录入:xydflzw     责任编辑:xydf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