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1-16 17:18
点击数:
次
字体:小 大
【打印文章】
中国的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所谓“炼字”,也就是根据诗词的内容或意境来挑选最贴切的字词表情达意。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刘勰说“富于万篇,窘于一字”,文章倒是写了不少,偏偏被一个字绊倒,左思右想不知用什么好,说起来也是心酸。
左宗棠有一副对联,这样写:
十里晓烟含野寺,五更明月到书堂。
一个“含”字,将山野之寺在清晨烟雾缭绕下的情形描摹得形象生动,仿佛见到这晓烟温柔包裹着山寺。一个“到”字,则将明月当成了友人一般,趁着五更天袅袅娜娜地来到书房。这两个字都用得妙极。对联讲究用字,诗词更是讲究。
所以唐代诗人卢延让有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苦吟》),为了选出一个合适的字,常常捻断了数根胡须。可见诗人们为一个字或一个词苦思冥想、百般推敲是常有的事。就连“推敲”这个词的来源,都与炼字有关。
唐代的贾岛以苦吟著名。有一天他骑着驴走着,忽然想出了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开始他想着用“僧推月下门”,觉得不好,又用“敲”字,用了“敲”又觉得不如“推”,想来想去定不下来,就在驴背上用手作出推敲之姿势,由于太入迷了,一不小心就撞到了当时的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贾岛被带到韩愈面前,就将自己做诗得句却有一字定不下来的事情说了。韩愈思索良久,对贾岛说用“敲”更好。也因此两人相熟起来。“推敲”也就合为一词,指作诗文时反复斟酌字句,或指对事情反复考虑。
“敲”字好在哪?就好在敲字的存在使得诗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想想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夜晚,月光皎洁,万籁俱寂,这时候突然响起一阵轻轻的敲门声,惊动了停歇在池边树上的鸟儿。这样的响动就愈发显出夜的幽静。
这个故事成了千古佳话。其实这样的故事并不在少数。唐代齐己有一首《早梅》传世,其中第二联“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尤为人称道。皑皑白雪,孤梅独放,开在百花之前,可谓“早”。而这“一”枝梅花更是先于其他悄然盛开,更是“早”。平淡的字,却组成耐人寻味的景。
早梅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齐己一开始写的并不是“一枝”,而是“数枝”。据说当时齐己拿着写好的诗去找诗人郑谷请教。郑谷读了之后就说数枝不算“早”,不如“一枝”好。于是才有了今天所见的这精彩妙句。郑谷也就被称为“一字师”。
当然更多的时候,还是需要自己不断推敲琢磨,以找到更好的字词来表达。比如王安石的那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人人都道“绿”字用得妙。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可这并非脱口就来的,据说当时王安石最初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又将“到”改成“入”“过”“满”等字,十几次之后,方才选定了“绿”字。也正是如此,我们现在读此诗,才会有春风吹过江南、吹起一片盎然绿意的画面感。
再比如说唐庚。唐庚素有“小东坡”之称。可是相较于苏轼写诗的快意书写,唐庚写诗,常常是推敲锤炼,甚至发出“作诗甚苦”的感慨。他说自己刚刚写好一首诗的时候,一看没什么问题,就暂时放在那里。等到第二天拿出来一读,瑕疵百出,于是只好反复修改。改完之后一看,没问题了吧,就又放一边了。结果隔了几天再看,又发现好多问题,只好又一次修改。“如此数四,方敢示人”。这是一个创作者对创作经历的感触,虽已隔百年,但今人读之,也是颇有感触。
无论是诗词也好,文章也好,文学创作的理想境界,大概就是“妙手偶得之”。但事实上这样的创作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需要不断推敲琢磨,而且是反复为之。贾岛自己就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题诗后》),这两句诗琢磨了三年才写出来,一读起来就禁不住流下两行热泪。可见成就一首好诗、一篇好文,并非易事。我们应当深思。